據路(lu)透社(she)6月10日(ri)消(xiao)息,天(tian)津(jin)港控股有(you)限(xian)公(gong)司旗(qi)下天(tian)津(jin)港第五(wu)港埠(bu)(bu)有(you)限(xian)公(gong)司(下稱第五(wu)港埠(bu)(bu))表(biao)示,存放在私人倉庫中的(de)部(bu)分鐵礦石被兩家未公(gong)開的(de)代理和貿易(yi)公(gong)司非法提(ti)單。
在發現(xian)非法提(ti)單的(de)舉動之后,第五(wu)港埠采取了措施,阻(zu)止(zhi)對方(fang)繼續提(ti)單,并提(ti)醒仍有大宗商品貨物(wu)存放在港口的(de)客戶,查驗貨品現(xian)狀(zhuang)。
路(lu)透社報(bao)道稱(cheng),在(zai)一(yi)份(fen)落款(kuan)日期為今年5月29日的備(bei)忘錄(lu)中(zhong),第(di)五港埠采告知(zhi)客戶,一(yi)家(jia)物(wu)流代(dai)理公(gong)(gong)司(si)和(he)一(yi)家(jia)貿易公(gong)(gong)司(si),在(zai)未經受(shou)權(quan)并(bing)(bing)未支付港口費(fei)的前(qian)提(ti)下(xia),擅自進行(xing)了提(ti)單。該備(bei)忘錄(lu)并(bing)(bing)沒有(you)明確指出當事方公(gong)(gong)司(si)的具體(ti)名(ming)稱(cheng)和(he)違法性(xing)質。
目前,在中國以大(da)宗(zong)商品作為(wei)抵押(ya)獲取(qu)貸款是比較常見(jian)的做(zuo)法,并不違法。但(dan)是,復(fu)制(zhi)收據將同一(yi)資產向多個債權人進(jin)行(xing)重復(fu)抵押(ya),則(ze)屬于欺詐(zha)行(xing)為(wei)。
“中國港(gang)口再次出現違(wei)規新(xin)例,將會提(ti)高外(wai)界對在中國進行貨(huo)物倉儲以及大(da)宗(zong)商品融(rong)資風險的擔憂。”一位交易(yi)員(yuan)對路透社(she)表示。
在2014年6月(yue)初,《華爾街日報(bao)》報(bao)道青島港發生大宗商(shang)品融資(zi)詐騙案件,案件的主角(jiao)是(shi)以德正資(zi)源及(ji)其(qi)子公司德誠礦業為核(he)心企業的“德正系”。
德正(zheng)系涉嫌利(li)用同一批金(jin)屬(shu)庫存(cun)重復騙取(qu)融資貸款而(er)遭(zao)到調(diao)查,多家銀行(xing)被牽涉。
德誠礦業涉案金額約45億(yi)(yi)美元(yuan)(yuan),其中(zhong)大(da)部分貸款來(lai)自中(zhong)資(zi)銀行。外資(zi)銀行在青島港(gang)騙貸案中(zhong)的風險(xian)敞口(kou)達5億(yi)(yi)美元(yuan)(yuan)。
在青島港融(rong)資詐騙案中(zhong)遭遇損失(shi)的外資銀行,以及(ji)部分貿易公司已經提起(qi)訴訟,索賠數億美元。而(er)在此事件之后,中(zhong)國港口(kou)的監督管理問題也(ye)備受外界關注。
上述備忘(wang)錄(lu)對(dui)事件(jian)責任的(de)(de)說明稱,此(ci)(ci)事件(jian)完(wan)全是由(you)經(jing)紀(ji)人和相關下游貿易商、港(gang)口(kou)公司的(de)(de)違規操作造成,第(di)五港(gang)埠并未參與任何未經(jing)授權的(de)(de)貨物提單。因此(ci)(ci),第(di)五港(gang)埠不涉及任何違法行為。
然(ran)而,貨物代理商要想提走倉儲的(de)大宗商品(pin),正常手(shou)續流程需獲得由港口(kou)開出(chu)的(de)證明,并繳納管理費(fei),出(chu)示經律師(shi)核實過的(de)由運輸公司和海關出(chu)具的(de)備忘錄文件(jian)。
參與相(xiang)關交易(yi)的交易(yi)員(yuan)(yuan)向路(lu)透社確(que)認(ren)發現了涉事貿易(yi)公司(si)(si)的一名經理,但他拒絕了就(jiu)此發表評論。相(xiang)關交易(yi)員(yuan)(yuan)還指認(ren)了該貨物代理公司(si)(si)的母公司(si)(si)。
天津港(gang)發言(yan)人則表示,公(gong)司正在就此(ci)事(shi)展(zhan)開調(diao)查,目前海關方面還沒(mei)有針對此(ci)事(shi)做(zuo)出回應。
據路透社引援消息人士信息,此(ci)次被非法提單的(de)貨(huo)物屬于浙江(jiang)物資(zi)產業(ye)(集團(tuan))總公司旗下的(de)浙江(jiang)國際貿易(yi)有(you)限公司所有(you)。
該公(gong)司在收到定金之后為一家小型貿(mao)易公(gong)司進口了(le)鐵礦(kuang)石,但余款還未結清,鐵礦(kuang)石就從(cong)倉庫中(zhong)“不(bu)翼(yi)而飛”。
浙(zhe)江(jiang)物(wu)資產業集團公司已(yi)證(zheng)實這批鐵礦(kuang)石為其進(jin)口貨物(wu),目前仍在調(diao)查(cha)貨物(wu)蹤跡。
由于公司已墊付了全(quan)部貨款,這(zhe)也意味著,這(zhe)家公司將承擔此次非法提(ti)單帶來的潛在損失。
目前尚(shang)未有關于涉案貨物的具(ju)體金額,通常用于運送鐵(tie)礦石的船(chuan)只載重約為17萬噸(dun),以目前市場價計(ji)算(suan),約為1100萬美元(yuan)(約合(he)6826萬元(yuan)人(ren)民幣)。
另一家(jia)國有貿易公司,天津市(shi)物(wu)資集團總公司已經通過電子郵(you)件(jian)證實,目前其下屬(shu)公司暫時不能動(dong)用(yong)存儲在天津港(gang)私人倉庫(ku)的(de)鐵礦石。第五港(gang)埠的(de)的(de)律師也證實了(le)一些物(wu)資被凍結,但(dan)拒絕進(jin)一步(bu)作出(chu)解釋(sh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