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(mei)稱,日本經(jing)濟(ji)(ji)產業研究所的(de)資深研究員根津利三郎(lang)表示(shi),中(zhong)國鋼鐵(tie)業的(de)現狀與1973年至1975年的(de)日本鋼鐵(tie)業有很多共(gong)通點,都處(chu)在經(jing)濟(ji)(ji)增長(chang)率從兩位數向(xiang)減(jian)半水平過度(du)的(de)階段。根津比照日本的(de)經(jing)驗稱:“中(zhong)國的(de)鋼鐵(tie)需求增長(chang)將(jiang)降至零。”
據日本《富(fu)士產經(jing)商報(bao)》8月(yue)10日報(bao)道,根(gen)津出身通商產業省(sheng)(現經(jing)濟產業省(sheng)),曾任鋼鐵業務(wu)課長,2006年開始就任經(jing)合組合鋼鐵委員會主席(xi)。
根津表示(shi),增長(chang)率從10%降至5%時(shi)經(jing)濟(ji)結構(gou)會(hui)完全改變,鋼鐵需求增長(chang)不是會(hui)減半,而是會(hui)變成零。他回(hui)顧說:“日本花了十幾年時(shi)間才認識到這一點(dian),真正(zheng)開始廢(fei)棄設備是在1980年代后半。”
根津(jin)說:“如(ru)果抱著遲(chi)早需求(qiu)還會恢(hui)復的幼(you)稚期待(dai),推遲(chi)削減設備和改善結構(gou),苦日子就會相應延長,中國應該從日本的經驗學到這(zhe)一點。”同(tong)時他還表(biao)示,由于(yu)中國的鋼鐵企業基本都是國企、市場不能充(chong)分發揮作用,設備過剩問題可能會長期化。
中國的(de)鋼鐵(tie)產(chan)能(neng)過剩導(dao)致亞洲地區的(de)供給過剩。影響可能(neng)還會波及日(ri)本的(de)鋼鐵(tie)業(ye)界,造(zao)成出(chu)口效(xiao)益惡化(hua)。與鋼鐵(tie)業(ye)相關者(zhe)都在關注(zhu)中國的(de)供給過剩問題何(he)時能(neng)解決。
根津表(biao)示,世(shi)界年鋼鐵產能(neng)(neng)的(de)23億噸(dun)(dun)中(zhong)中(zhong)國占到約(yue)一半的(de)11.6億噸(dun)(dun)。實際上中(zhong)國的(de)產量在8億噸(dun)(dun)左右,過剩(sheng)產能(neng)(neng)約(yue)為4億噸(dun)(dun)。
據業(ye)(ye)界團體(ti)中國(guo)鋼鐵(tie)工業(ye)(ye)協會(CISA)預測,2015年中國(guo)的(de)(de)粗鋼產量約為(wei)8.7億噸(dun),比上年減少(shao)(shao)2%。同(tong)時將出現(xian)1990年以(yi)來的(de)(de)首(shou)次(ci)需求減少(shao)(shao)。
報道稱,美國(guo)的摩根(gen)士(shi)丹利投資管理公司今年(nian)(nian)(nian)2月預測(ce)中國(guo)的粗(cu)(cu)鋼(gang)產量和(he)需求(qiu)將(jiang)在今年(nian)(nian)(nian)見頂(ding),2016年(nian)(nian)(nian)開始轉為(wei)減少。而(er)力(li)拓集團(tuan)則預測(ce)中國(guo)的粗(cu)(cu)鋼(gang)產量將(jiang)在2030年(nian)(nian)(nian)之前增(zeng)至約(yue)10億噸。